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江苏省南京市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本部位于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员。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5日
东南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
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 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 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东南大学为教育部批准开展“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 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学校之一。根据教育部相关 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简章。
第一条 申请条件
1、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的台湾学生;
2、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 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参加当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 学科能力测试(简称学测),相应科目成绩要求达到我校相关专业 报考要求的台湾高中毕业生。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
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第二条招生计划及专业
2024年计划在台湾地区招收10人。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序 号 |
招生专业类名称 |
学制 |
专业 类别 |
专业限制 |
选科报考 要求 |
1 |
建筑类 |
五年 |
理工类 |
I |
数学A成绩达到顶标 级,语文、英文、自然 三科成绩均达到前标级 |
2 |
工科试验班 |
四年 |
理工类 |
IⅡ |
|
3 |
工科试验班 |
四年 |
理工类 |
Ⅲ |
|
4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理工类 |
IⅡ |
|
5 |
计算机类 |
四年 |
理工类 |
Ⅲ |
|
6 |
理科试验班 |
四年 |
理工类 |
IⅡ |
|
7 |
文科试验班类 |
四年 |
文史类 |
Ⅲ |
语文成绩达到顶标级, |
说 明 :
(1)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实行专业大类内统一培养,大学一年级
(二年级)结束后(建筑类为入学一个月左右),参加本专业大 类的专业分流。
(2)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有关规定及我校按要求制 订的补充规定执行。其中,I 指色弱不能被录取,Ⅱ指色盲不能 被录取,Ⅲ指无法识别任何一种颜色的不能被录取。
(3)招生专业类及相关政策如有变动,以最新公布为准。
第三条 申请程序
1、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 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1日。
2、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我 校在系统中要求的其他材料。同时,考生应按我校报考条件及相关 要求填报志愿。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 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 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第四条选拔程序
1、资格审查:学校组织专家对申请考生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择优确定参加考试的名单,并于2024年4月10日左右在报名系统 中公布初审结果,届时请考生登录报名系统查看。
2、选拔考试:采用线上面试形式,面试安排在4月中下旬,具 体安排以后续通知为准。具体通知届时详见东南大学本科招生网及 报名系统中的站内消息。
第 五 条 录 取
1、东南大学根据申请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招生计划和考生志 愿择优录取,录取名单将于5月15日在报名系统中予以公布。
2、学校如有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将根据统一安排参加志愿征 集,具体以报名系统公布为准,学校不再另行公告。
3、学校录取完成后,将录取学生信息上传系统,经海峡两岸招 生服务中心统一汇总后转至有关部门进行学籍电子注册。
第六条其他
1、若教育部2024年的相关规定有变化,东南大学将作相应调 整。
2、本简章未尽事宜学校会及时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网
(https://zsb.seu.edu.cn )上公告,请及时查看。若遇紧急事宜, 学校将通过报名系统站内消息、电话或电子邮件通知。
第七条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东南大学招生办公 室
邮编:211189
联系电话:8625-52090271
传真电话:8625-52090273
电子邮件:zhaoban@seu.edu.cn
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年2月5日
附件 【东南大学2024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pdf】点击下载或在线观看
资料来源: 东南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在近120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东南大学现有34个院系、84个本科专业,有3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8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35355人,其中本科生16371人,研究生18984人;在校留学生2255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500人。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78.9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52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4个(二级数据库220个)。学校还设有无锡分校和苏州校区。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列15位,进入ESI世界前万分之一,计算机科学列11位,进入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学校共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2个国家级文科智库、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
东南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1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64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123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17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290人。有两院院士1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约500人。东南大学正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高端师资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6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共有3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以来,51人次入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10人次。学校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东南大学连续四届(每四年一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东南大学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超越,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2020年科研经费到款29.7亿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682件,PCT专利申请99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723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九位,有效发明专利8974件,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SCI、EI论文收录均列全国高校前列。2011-2019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1项,其中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南海造岛、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近五年共牵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当前,东南大学正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截至2020年末,学校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18个国家或地区的40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校级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利兹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和华威大学等9所英国著名高校加入联盟。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东南大学正以“全球高端、实质合作、引领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今日的东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和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坚持瞄准前沿、服务战略、师生为本、人才为先,推进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争取早日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东大气质、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资料来源:东南大学
2021年3月底更新
南京大学 | 苏州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常州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 |
徐州医科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艺术学院 |
常州工学院 | 扬州大学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审计大学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昆山杜克大学 |